喝茶是一种说简单也简单,说复杂也复杂的事情。烧水、倒水、放茶叶,简单明了,人人都会,但是要想冲泡得法,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
我们买茶叶经常有这样的体会,明明是同一款茶,在商家那里试喝的时候,滋味清冽,回甘悠长。可是茶叶买回家里自己冲泡的时候,滋味总是逊色一些。滋味不一样的原因可能是泡茶方法的问题,而泡茶用水就是重要的一个环节。
俗话说“水为茶之母”。很多茶友用矿泉水泡茶的时候,都觉得泡出来的汤色比较浓,颜色比较深。这到底是为什么呢?今天就跟朋友们分享一下:
左边的杯子所盛茶水是用市面上纯净水泡的,TDS为0,烧开后pH大于7。右边的杯子所盛茶水是用矿物质水泡的,TDS为7左右,烧开后pH大于7,实验可看到这种明显的茶色差别,你知道其中的奥秘所在吗?
pH和TDS都会对茶汤造成影响,但二者影响的成因不同。
先说TDS,指1L水中溶解的可溶性固形物的毫克数,其中包含钙镁等离子。钙镁离子容易和茶叶中的茶多酚、咖啡碱、蛋白质等物质形成络合物从而沉淀析出。这些析出的沉淀少量会加深汤色,多则形成茶汤浑浊,在口感上也会导致凝滞、粗糙的感觉。
由于纯净水水中的钙镁离子的含量要比矿物质水含量低,因此纯净水泡茶颜色会稍浅一些,这也就是为什么茶艺中不建议用硬水泡茶的原因。
pH值的影响则主要体现在绿茶等汤色浅及发酵程度轻的茶类上。茶叶和其它植物一样有一定含量的花青素,花青素能够随着pH的改变变化颜色,这些色素,就属于我们熟悉的茶多酚的一种。

茶多酚作为一种芳香酚类有机物,本身呈酸性,在酸性溶液中稳定。而矿物质水一般呈碱性,这导致了三个结果:
1 茶多酚作为还原剂,在碱性条件下不稳定,容易被氧化褐变,颜色加深。
2 茶多酚作为一种弱酸,在碱性条件下,和Ca, Mg, Zn, Al, Ba, Fe等离子均可发生沉淀,同样导致颜色加深。
3 许多茶多酚类成分,比如花青素等,在不同的pH环境下本身就会呈现不同的颜色,就像牵牛花从不同pH的土壤中会分别呈现红色和蓝色一样,茶汤也会因为这个原因变色。
茶滋味的好差不仅仅取决于茶叶本身的品质,还和泡茶的用水以及泡法相关,因此在泡茶时必须要掌握好茶的水温、茶水比例等条件,才能泡出一壶清香的好茶。